真实情境与大任务不能有效融合
从“双基”“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表明了人们对目标认知的迭代升级。新的目标需要新的教学要素介入,除上述所讲的反思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真实情境与任务的介人。之所以提出大单元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研究、去学习,从一个更大的视野去看待学习的内容,学生有自己的知识生成,从而提升学习的品质。设计大任务是为了实现一个大方向性的目标,使得学习变得具有整体性、针对性。为什么要在大单元设计中加入“真实情境与任务”?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完某学科之后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因此,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必须超越以前惯用的课时评价内容,不局限于知识点的识记、理解、简单应用,而应该转变为以学生“在特种情境下能运用什么知识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程度”为主要内容,来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也就是说,真实情境和任务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真实情境和任务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必备条件,大单元教学与评价需要真实情境和任务,如果离开真实情境或任务,就无法很好地培养和评价核心素养。这样,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就会倒逼教学,把真实的情境与任务融人大单元教学设计中。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真实的情境与大单元制定的任务有时候不相融。大单元制定的任务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有时候可能会比较枯燥,而不像情境那么有意思,这样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在教学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任务与情境的不相融,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任务与情境没有真正贴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融为一体。大单元教学强调学习情境的真实性,为实现学生的“真学习”创造条件,并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践相结合。但是,实际上,教学设计往往没有学习情境或情境与任务不相融,出现“两张皮”现象,情境仅仅是好看的花瓶。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教学的实际来适当调整任务与情境,致使两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矛盾。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需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或发展形成,任务与情境产生矛盾或不匹配,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脱离实际,教学评价也会偏离目标和方向。如果不把课程与真实世界的做事、做人建立起联系,那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就只剩下死记硬背、机械操练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会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