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三招,小学语文不用愁!
很多同学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小学语文不重要,英语和数学才是重中之重,加上觉得汉语是自己的母语,每天都在说,因此对语文不够重视。
其实这是不对的。一位教育大家曾经说过,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其他科目的成绩。此外,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好成绩,更是为了有一个良好的文学素养。在走入社会以后,就会发现文化素养是有多么的重要,一个人可以因为谈吐优雅而得到好的发展机会,也可能出言不逊而被他人拒之门外。
所以,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学好语文呢?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好三点,就可以高枕无忧。
第一、读课文。
一直以来,老师上语文课,就非常注重读,我们早读也多数是在读语文。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意思就是说:“书读得多了,就算不解释意思,你自己也能看懂”。
所以,一句话概括地说,就是多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里的“读”,就是要大声地朗读课文。最好是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朗读,20分钟左右即可。小学的语文课文都不长,20分钟可以读好几遍。
第二、背诵。
背诵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记忆能力,还是一种好的语文学习形式。语文学习离不开背诵。
背是读的延续。背诵必须建立在熟读的基础上。我们在背诵的时候,千万不要学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枯燥式的、机械式的背诵形式。对于背诵,切忌死记硬背,而是要有技巧地背。有哪些有技巧的背诵方法呢 ?
1、人物背诵法
记住文章中依次或分类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样忆人思情,忆人思言,忆人思事,就有助于理解与背诵。
2、点线背诵法
抓住文章的脉络,提炼出各层次的关键词语、句子作为记忆的点,如表现人物心情的词等,根据先后次序排列起来,再连点成线,展开快速记忆,背诵课文,也就是按照文章写作的线索顺序,把全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记忆。
3、延伸法
可从开头逐句延伸背诵,即背会第一句,背第二句时把第一句带上,背会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时再把第一二句带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4、关系背诵法
背诵之前,先弄清文章的结构关系,例如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等等。
5、情节背诵法
掌握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等具体情节,根据剧情背诵就容易得多了。
通过背诵,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语文学习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第三、大量阅读。
学好语文,仅仅靠熟读课文是不够的,还需要长期大量的阅读。同学们一定要从小就开始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在低年级的同学,推荐你们可以读一些有关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童文学的书;在中高年级的同学,推荐你们读一些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
但是,有些同学很苦恼,因为我们有的爸爸妈妈会强迫我们接受他们大人所认为的好书,这样肯定对我们同学们来说是不好的。我们要跟爸爸妈妈们多多交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兴趣爱好,进而允许我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此外,就像给我们吃东西一样,选择图书也要讲究营养的合理搭配。如果只是让我们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那样并没有多大益处。同学们现在读书,就要内容多元化,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活跃,视野变得开阔。
就这三招,已经足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了!关键在于,我们要去做,而且每天做。学习不在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有效。真坚持了,一定会有效果!